一、临床医师要严格掌握患者输血指征,运用好输血治疗方案,尽量做到成份输血,特殊情况需输全血者应经分管领导审批。
二、确定输血治疗方案后,临床医师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输同种异体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与患方签订输血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输血。临床医师应填写<输血申请单>两份及填写<输血记录单>相关内容,及时送检验科,同时,开具输血前检查单。
三、病人输血时,医务人员应持输血申请单,贴好血样标签,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诊序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后送检验科。
四、检验科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后,按医师开具的输血前检查单内容,认真完成输血前各项检测,认真按要求填写血液出、入库登记本,血交叉登记本,所有输血资料保存10年。检验科要将相关检测结果及时填写在输血记录单上,并及时将输血将所有检测结果和输血记录单反馈给临床医师存入病历归档。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应在2~6摄氏度下保存七天。
五、临床医师要将检验科反馈的<输血记录单>归档到病历并将输血前各项检查结果补填到输血知情同意书中,医师要签全名。临床开始输血治疗时,医师应将“输血记录”字样单列在病历的病程记录中,输血记录内容应详细记录患者输血指征及原因,输血制品的种类,输血开始及结束时间及输血过程有无不良反应等情况。
六、患者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确保输血安全。及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送检验科。
七、输血病历归档时,临床医师应及时完善病历首页相关输血记载内容。
八、输血后的血袋应送检验科保存24小时后。按医疗废物相关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