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倞婧 报道) 为着眼于更好服务群众,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景德镇市第五人民医院挖掘中医特色治疗,提升病患救治效果。
近日,市五院中医科采用古中医疗法为一名术后插导尿管患者恢复正常排尿。患者胡某某,市五院内科住院病人,3月12日以“胸椎结核术后20余天”为主诉入院,入院诊断为胸椎结核、继发性肺结核两肺涂(-)初治及前列腺增生。半月前,患者自诉排尿不畅,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要求中医会诊治疗。市五院中医科肖林主任经会诊,对其采取中医特色疗法“提壶揭盖”调理治疗,配以西医联合治疗等对症方案,治疗一周后,患者导尿管摘除,大小便恢复正常。为巩固疗效继续给予宣肺益肾治疗1周。患者目前自感疗效显著,对五院的中医疗法非常认可。
提壶揭盖 ----中医妙法
中医治疗法则中有许多神奇的方法,上面所用“提壶揭盖”法就是其中一种。这只是一种有趣的比喻,就像生活中,用打开壶盖,放进空气,以利壶中水从壶嘴畅快流出,来形象比喻用宣肺方法以通利小便的治疗方法。水壶盖上有个小汽孔,若孔被塞住,则壶内的水无法倒出。若此时将壶盖打开,便可水流如注了。中医学认为:在我们人体内,肺的位置最高,就好像一个盖子,所以中医又称肺为“华盖”。上面的盖子塞紧了,上下气机不调畅,下面的水液也就出不了体外,从而形成水肿、小便不利、甚至大便闭塞之症。只要宣通肺气,肺气肃降,气机通畅,就能使水液通利、二便通顺,这便是“提壶揭盖”之法。
“提壶揭盖”之法治疗小便不畅甚至不通时,不是使用通利小便的利尿药,而是使用宣肺的药物,常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中医认为: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主司水液代谢,维持水道的通调。其中肺主气,为水道的上源,在肺气闭阻,肃降失职,影响其他脏器而气化失司的情况下,可出现喘促胸满、小便不利、浮肿等症。治疗应先宣发肺气,肺气得宣,小便得利,故喻为提壶揭盖。
不仅是在利小便方面,在治疗便秘上,有时也可采用“提壶揭盖”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气机郁滞型便秘,对于此型便秘,前人多以六磨汤(槟榔、沉香、木香、乌药、枳壳、大黄)为主方,但因有些病人便秘日久,津液已伤,方中大黄损伤津液,大便更秘。此时以“提壶揭盖”法则顺气行滞,升清降浊,开上窍,通下窍。常用方剂有《和剂局方》中的苏子降气汤(苏子、半夏、前胡、厚朴、橘红、当归、甘草、肉桂或沉香),可酌情加入莱菔子、栝楼、枳壳、杏仁。
市五院中医科现设有中医综合门诊、中医颈腰痛门诊、中医病区,是一支以江西中医药大学毕业人员为主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方法多样、治疗范围广。重点对中医呼吸科、结核科、消化科、外科、妇科、男科等常见病、多发病及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强脊炎等疾病进行治疗。市五院中医科坚持以中医藏象、八纲辨证传统理论为基础,以中医阴阳表里、相生相克特色诊疗为手段,依托现代医学知识和先进医疗设备,行中西医结合之法,围绕医院学科建设,实施病有专术人有专长,坚定中医全科发展,树立医养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