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老年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认知水平,提升其对慢阻肺稳定期的自我管理,11月2日,景德镇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组织本病区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开展了一次关于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的自我管理科普知识讲座。讲座由市五院呼吸科主任江岚副主任医师主持主讲。
为老年患者及家属开展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的自我管理科普讲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气促,会逐渐削弱患者的呼吸功能。它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这种疾病可在没有明显不适的情况下发病,尤其在早期阶段,很多器官具有较强的生理代偿能力,有的器官功能下降了30%左右也许不会有太大影响,而一旦到了40%,其功能损失就会成倍地增加,很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当患者感到“胸闷、上不来气、胸口有东西压着”时已是中晚期,5年内死亡率可以高达20~30%。
讲座中,江岚副主任医师通过PPT、图片、视频等方式,就慢阻肺患者稳定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自我管理方面,为在场的患者及家属深入浅出地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叮嘱老年朋友慢阻肺应长期规范治疗,谨遵医嘱按时用药。讲座结束后,江岚耐心地为患者及家属答疑解惑,鼓励患者积极乐观面对。
部分课件内容
此次科普讲座以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为指引,传播健康理念,推进全民健康科普宣教,不仅满足了患者及家属对慢阻肺相关知识的需求,更增进了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下一步,市五院将进一步以患者为中心,持续做好优质医疗服务,助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文/图:汪李怡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