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市五院外科成功开展四连台胸腔镜下肺部微创手术,术后四位患者均恢复良好。
术中
患者吴某,男,68岁,前两个月因胸部外伤在我市其他医院住院检查,发现有右上肺结节影,行抗炎治疗复查胸部CT后,结节影无明显变化,医生建议手术切除。
患者钟某,女,47岁,今年6月体检时发现其右上肺部有一小结节影,本人自诉约为8mm×6mm左右,无咳嗽咳痰气促呼吸道症状。在他院行抗炎治疗半月,结节未见明显变化。从朋友处得知五院为肺病专科医院,便来到五院面诊检查,胸部CT显示其右肺上叶后段见一处直径约为8mm的磨玻璃结节,肿瘤可疑度很高。
患者李某,女,49岁,十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并伴有胸闷不适,经CT检查,提示其右肺中叶及左肺上叶舌段呈少许纤维条索灶,纵隔内及双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疑结节病。至五院面诊,先行腔镜下纵隔淋巴结采样活检,以明确诊断肺部纵隔淋巴结肿大病因。
患者宁某,女,58岁,2年前住院检查时发现双肺有多个小结节影,患者自诉约12mm×10mm左右,无咳嗽咳痰气促等呼吸道症状。今年2月体检时,发现其右侧上中下叶肺部结节较前增大,便至上海市肺科医院行右侧上中下叶肺部结节切除术,病理结果显示为原位肺腺癌。了解到近日上海市肺科医院杨洋教授将来五院进行手术演示及坐诊,宁某特至五院复查。经胸部CT显示:其右上、中肺叶呈纤维条索状影,为肺部术后改变。其左上肺叶及左肺舌段呈磨玻璃结节影,大小为19mm×11mm,8mm×8mm,右侧胸膜增厚粘连。其左上肺上叶还有4个磨玻璃结节影,并较前增大。经面诊后,告知其需一并手术切除。
该四位患者均通过五院专家坐诊预告或朋友途径得知,近日上海市肺科医院杨洋教授将来五院进行手术演示及坐诊,便提前预约并进行了相关检查。经相关检查及专家面诊后,第一、二例患者确诊为肺部结节,第三例患者为淋巴结节,第四例为原位肺腺癌,均决定行胸腔镜下肺部微创手术。
9月9日,在五院分管领导的术前协调和院器械科、消毒供应室、ICU、影像中心等相关科室的支持配合下,杨洋教授团队和市五院外科团队共同为该四位患者相继行右上肺叶(部分)切除术和左上肺叶切除术。手术均如期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并对五院的术后护理技术和服务态度给出了极高评价,择日即将拔管出院。
此次四连台胸腔镜下肺部微创手术的成功开展,是五院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该院胸外科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下一步,市五院将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市肺科医院和江西省胸科医院的技术合作,不断为胸外科发展注入新活力,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为瓷都老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简介:
杨洋
(姜格宁教授团队主力成员)
基本信息:
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带组主任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任职:
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带组主任
兼任德国夏洛特医院集团客座教授
欧洲胸外科学会(ESTS)会员
国际胸外科学会(STS)会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肺癌、肺移植、生物纳米材料的临床/基础研究。
擅长肺部结节、磨玻璃结节的诊断和单孔微创胸腔镜手术,以及手汗症、气胸肺大疱、纵隔胸壁肿瘤等胸外科疾病的外科治疗,每年主刀胸外科手术2000台以上。
学术成绩:
国家杰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青年首席科学家;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入选上海卫生系统“新优青”;
获2018年度西班牙San Rafael奖(第一完成人);
获2019年度上海市医学科技青年科技奖(第一完成人);
2022年获上海青年科技英才;
主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等科研项目;
作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Nano Res、Chem、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Science Bulletin、Engineering等国际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0余篇。
张小华
张小华,农工党员,景德镇市第五人民医院综合外科副主任、外科主治医师、美容外科主诊医师
江西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胸壁外科学组委员
江西省医学美容皮肤肿瘤学组委员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与优生优育协会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与优生优育协会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乳房整形学组委员
文|图:帅姝洁 余彩霞 杨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