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市五院外科团队在上海市肺科医院杨洋教授的带领下,成功开展五连台胸腔镜下肺部微创手术。此次连台手术不仅标志着市五院胸外科在微创化、精准化治疗肺部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也充分展现了医院在肺科治疗领域的专业实力和外科团队的精湛技艺。
术中
手术病例一:
患者涂某,女,44岁,宜春市奉新县小学教师,去年7月在南昌某医院体检时,发现于右肺上叶有一处约6mm的磨玻璃结节影。2024年1月在某医院行胸部CT复查时,发现该结节影已增至8mm。涂女士通过其弟弟处了解到,市五院定期有上海专家进行手术并坐诊,专程前来市五院行胸部CT复查。最新CT结果显示,涂女士右肺上叶尖段存在一处9mm×6mm的磨玻璃结节影。虽并未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或呼吸困难等症状,但由于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最终于8月4日在市五院接受肺部结节微创手术治疗。
手术病例二:
患者朱某,女,59岁,于今年5月在他院发现其右肺下叶存在一处约为22mm×13mm的结节影,复查显示其结节影未见明显变化。朱女士的兄长于今年4月在市五院成功接受过胸腔镜手术,并顺利康复出院,对五院外科胸部微创手术技术极为满意。受其影响,朱女士于7月专程前来五院进行复查。最新CT检查显示,其右肺下叶结节影已增大至约26mm×13mm,呈分叶状,伴有血管聚集和晕征。朱女士偶有轻微咳嗽,但未出现咳痰、胸闷或呼吸困难等症状。考虑到患者的心理负担,市五院按照患者要求于8月4日为其行胸腔镜下肺部微创手术治疗。
手术病例三:
患者谭某,男,58岁,发现左右双肺存在磨玻璃结节影已有两年。一周前,患者注意到结节影有所增大,通过朋友介绍,了解到市五院在肺病专科治疗方面具有较高声誉,因此前来五院寻求专家面诊,并住院接受诊治。经影像学评估,患者左右双侧的肺部结节影可疑度较高,均需行手术治疗。为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市五院外科专家团队决定采取分阶段手术策略,8月4日先行肺右侧结节微创切除手术,3-6月后再行肺左侧胸腔镜手术。
手术病例四:
患者杜某,男,46岁,上月在外院体检时发现右肺部有多个磨玻璃结节影,较大者约10mm左右,无咳嗽咳痰胸闷及呼吸困难症状,来五院院咨询并复查胸部CT提示,其右肺上中3mm×4mm磨玻璃结节影、下叶后基底段可见边缘不甚清晰的磨玻璃影,范围约为12mm×10mm磨玻璃结节影,较前有少许增大。经治疗后,CT显示其结节影无明显变化,医生建议手术切除。了解到市五院定期邀请上海肺科医院胸外科专家杨洋教授来院坐诊,患者主动要求8月4日在五院进行微创手术治疗。
手术病例五:
患者张某,男,62岁,十日前于他院行胸部CT复查时,发现其左下肺有一处结节,与1月份检查相比,结节有所增大,并伴有偶尔轻微干咳,遂入五院内科行抗感染治疗。复查结果显示,其左肺下叶处结节倾向于良性病变,但不完全排除原发性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SP)可能,建议结合临床必要时行穿刺病理活检或6-12个月复查。同时其左肺存在局灶性炎性改变,建议在治疗后再次复查。因患者心理负担较重,经与患者充分沟通,按照患者要求于8月4日为其行胸腔镜下肺部微创手术治疗。
该五位患者均通过五院专家坐诊预告或亲朋途径得知,近日上海市肺科医院杨洋教授将来市五院进行手术演示及坐诊,便提前预约并进行了相关检查。8月4日,在五院分管领导的术前协调和院器械科、消毒供应室、ICU、影像中心等相关科室的支持配合下,杨洋教授团队和市五院外科团队联合为该五位患者相继行单孔胸腔镜下肺部结节微创切除术。手术均如期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并对五院的术后护理技术和服务态度给出了极高评价,择日即拔管出院。
在紧凑的手术安排中,杨洋教授还巧妙地利用每一个空隙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专业的诊疗。8月4日当天,虽然手术室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但杨洋教授依然在手术患者麻醉间隙,为门诊预约患者进行坐诊。上午的第一台手术刚结束,杨洋教授便迅速来到手术室隔壁办公室临时设置的门诊室,顾不上休息,立刻投入到问诊、查体、解释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的过程中。尽管时间紧迫,但他依然保持着十分的耐心和细致,确保每一位患者的问题都得到妥善解答。当天杨洋教授利用手术间隙,分三批次为40余名门诊预约患者进行了坐诊及答疑解惑。他的敬业精神和对患者的关爱,赢得了当天患者的一致赞誉。
杨洋教授坐诊中
市五院外科团队一直致力于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充分发扬“外科团队”精神,医护之间相互尊重、专业协作、共同目标、有效沟通、持续学习、互相支持,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探索和实践,齐心为患者提供最佳手术治疗和护理。他们秉承着“外科团队”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更多患者带去健康与希望,为医院胸外科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全部力量。同时市五院充分利用与上海市肺科医院专科联盟单位的资源优势,以肺小结节筛查为抓手,做足“肺部”文章,积极打造“找上海专家就到五院来”优质医疗服务品牌,大力开展肺小结节经胸腔镜微创切除术。肺部健康,五院来帮,自2023年以来,市五院已成功开展腔镜下微创手术35人次,看诊700余人次,为众多百姓送去了健康安全保障。
据了解,单孔胸腔镜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胸腔镜微创手术方式,是在原来开放手术及多孔胸腔镜手术的基础上进行的技术改进、结合微创理念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微创手术,将原来的大刀口、三孔手术和两孔手术改为一个微创小切口,操作难度增加,但是患者受益很大,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疼痛更轻、术后康复更快、切口更加美观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
此次五连台胸腔镜下肺部微创手术的成功开展,是市五院外科团队不断努力和探索的结果,也是医院致力于壮大自身发展的具体体现。未来,市五院外科团队将持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微创手术方面不断探索、不断革新,以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患者痛苦为服务宗旨,不断提高诊疗技术,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先进的医疗诊疗技术。
专家简介:
杨洋
(姜格宁教授团队主力成员)
基本信息:
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任职:
兼任德国夏洛特医院集团客座教授
欧洲胸外科学会(ESTS)会员
国际胸外科学会(STS)会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擅长肺部结节、磨玻璃结节的诊断和单孔微创胸腔镜手术,以及手汗症、气胸肺大疱、纵隔胸壁肿瘤等胸外科疾病的外科治疗,每年主刀胸外科手术2000台以上。
学术成绩:
国家杰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青年首席科学家;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入选上海卫生系统“新优青”;
获2018年度西班牙San Rafael奖(第一完成人);
获2019年度上海市医学科技青年科技奖(第一完成人);
2022年获上海青年科技英才;
主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等科研项目;
作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Nano Res、Chem、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Science Bulletin、Engineering等国际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0余篇。
张小华
张小华,农工党员,景德镇市第五人民医院综合外科副主任、外科主治医师、美容外科主诊医师
江西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江西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胸壁外科学组委员
江西省医学美容皮肤肿瘤学组委员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与优生优育协会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与优生优育协会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乳房整形学组委员
文|图:帅姝洁 张苗 朱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