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景德镇市传染病医院(景德镇市第五人民医院)网站,今天是
市五院肺三科积极开展雾化治疗使用指导活动
时间:2024年11月01日 字体:

  为提高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雾化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日,市五院肺三科对患者及家属开展了一场雾化治疗使用指导活动。

 

市五院肺三科积极开展雾化治疗使用指导活动


  肺三科医护人员深入病房,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了雾化治疗的原理和优势。雾化治疗是一种将药物通过雾化装置转化为微小的颗粒,随着患者呼吸进入呼吸道,直接作用于病灶,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的方法。相较于口服和注射,雾化治疗具有药物直达病灶、用药量少、副作用小等优点。


  医护人员还现场演示了雾化器的使用方法,包括设备连接、药物添加、操作步骤等,并逐一解答了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同时,强调了雾化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药物溅入眼睛、雾化后及时清洁口腔等。


  参与活动的患者及家属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对雾化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消除了心中的疑虑,增强了治疗信心。患者张先生表示:“以前对雾化治疗不太了解,总是担心操作不当会影响疗效。听了专家的讲解,我现在心里有底了,会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雾化器。”


  市五院肺三科将继续开展此类公益活动,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实用、贴心的医疗服务。今后,科室还将针对不同疾病,开展更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医疗知识,助力患者康复。


【健康科普】


  雾化吸入,这些注意事项您知道吗?


  雾化吸入法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旨在消除炎症和水肿,解除支气管痉挛,稀化痰液,帮助祛痰,使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在胸部手术前后,预防呼吸道感染。配合人工呼吸做呼吸道湿化或间歇雾化吸入药物。


  痰量增多,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是下呼吸道感染慢性气道疾病动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也可见于围手术期神经肌肉疾病等患者,痰液潴留会造成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严重者可堵塞气道,危及生命,因此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重视痰液的管理,有利于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由于病情需要,根据医嘱为患者雾化吸入,湿化气道,从而减轻气道痉挛、气道黏膜水肿和气道炎症以利于稀释痰液,促咳嗽,防止肺内感染。每次时间15~29分钟,处置后请深呼吸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


  一、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

  1.雾化器应垂直拿。幼儿可抱起,用面罩罩住口鼻;成年患者应坐起用嘴吸气,鼻呼气,在吸入的同时应做深吸,使气雾充分到达支管和肺内。

  2.氧流量调制6—8L/分,请不要擅自调节氧流量,禁止在氧气设备附近吸烟或出现明火。

  3.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引起呕吐。

  4.年龄较小的患儿应保持安静,避免哭闹。

  5.每次雾化完后要及时洗脸或用湿毛巾抹干净口鼻部留下的雾珠,防止残留雾滴刺激口鼻皮肤,引起皮肤过敏或受损。

  6.每次雾化完后要喝水或漱口,防止口腔黏膜二重感染。

  雾化吸入疗法是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疾病较为理想的给药方法,与其他常规给药方式相比,其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少、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我国,存在着医务人员对雾化吸入疗法的认识不足以及患者雾化吸入器使用不当等情况。一项关于医务人员对雾化吸入疗法的认知调查显示,对于“雾化治疗驱动氧气流量要求”,仅43.59%的医务人员选择6~8L/min;另有研究结果表明,高达54.1%的患者存在气雾剂雾化吸入使用不当的现象。不规范的雾化吸入治疗不仅会降低治疗效果,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精神负担及社会医疗成本。因此,雾化吸入护理实践的管理尤为重要。


  二、为什么要坐着雾化:

  因为这样可以使得雾化药物在充分的呼吸过程中顺利进入肺泡内,从而提高雾化的疗效。做雾化时建议患者保持坐位,上半身直立有助于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性,同时坐位状态下膈肌收缩充分,吸气时膈肌下移也相对更好,吸气过程中肺容积就会增大,使药物更充分地进入到肺深部,达到肺泡处,从而提高雾化治疗的效果,坐位状态下雾化器内的药液也不易因倾倒而浪费。此外,在使用普通喷射雾化器或者氧气雾化治疗时,药液往往处于雾化器的底部,坐位状态下,药液可以覆盖喷射口,这样可以将药液分离成更均匀合适的气溶胶颗粒,从而更有效到达肺内。


  三、雾化吸入装置的消毒与保存:

   雾化吸入装置使用后,面罩或咬嘴内壁可附着细菌。为避免交叉感染,可选择一次性使用管路、面罩或口含器,如需重复使用,应做到专人专用。每次使用后对储药池、管路、面罩彻底清洗消毒,晾干后封闭存放,避免雾化吸入装置成为新的感染源。(文|图:蔡万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