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景德镇”建设要求,切实提升劳动者健康素养,市五院联合市卫监局、市疾控中心、昌江区卫健委会等多家单位,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第23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以多样化形式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为瓷都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当日上午,市五院与市、区两级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部门、疾控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健康服务小队”,走进卡地克陶瓷有限公司、黑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开展“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等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咨询台前人头攒动,悬挂的宣传横幅格外醒目。工作人员热情地向企业职工发放《职业病防治法》手册及健康科普资料,详细讲解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防护用品使用、健康权益保障等知识。市疾控中心专家耐心解答劳动者关于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流程等疑问,昌江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人员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强调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号召职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让“健康”实实在在 地走进企业、走近职工。
下午,服务团队马不停蹄,再次深入长虹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举办职业病防治专题知识讲座。市五院职业病防治专家江岚主任带来《尘肺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的精彩分享。讲座中,江主任结合实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现场互动热烈。企业负责人及职工纷纷表示,讲座内容干货满满,对职业病防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后,员工们还主动围住江主任,就工作中遇到的职业健康问题进行咨询,江主任一一耐心解答。
此次宣传周活动以“宣教+服务”的创新形式,将职业病防治知识送到企业一线,不仅是对《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力宣传,更是提升劳动者健康获得感的切实行动。下一步,市五院将持续联合相关部门,加强职业病监测与风险评估,不断优化职业健康管理服务,持续为瓷都劳动者撑起职业健康“保护伞”。
据统计,此次系列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惠及职工300余人次。活动有效强化了企业职业病防治责任意识,提高了劳动者的健康素养,为构建职业健康社会共治格局注入新动力,让“健康景德镇”建设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劳动者。
职业病的定义
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
每一位劳动者都是我们社会建设的一份子,每一位劳动者也都需要被关爱、被保护。
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种类
我国的法定职业病分为10大类132种,包括职业性尘肺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等。(注:2025年8月1日,将实行调整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即12大类135种,新增2个职业病类别,分别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
职业病的危害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印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中,职业危害因素包含6大类:
1.化学因素:375种
2.粉尘:52种
3.物理因素:15种
4.放射因素:8种
5.生物因素:6种
6.其他因素:3种
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有矽尘、苯、铅及其化合物、噪声和高温等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到劳动者的方方面面。
如何防治职业病
1提高职业健康意识
用人单位应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改善工作环境
采取工程技术和管理措施,改善工作场所的劳动条件,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
3职业健康监护
用人单位应组织劳动者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
4遵守操作规程
劳动者应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5职业病危害告知
用人单位应告知劳动者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防护措施。
6法律保护
劳动者应了解并行使《职业病防治法》赋予的权利,如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7监管执法
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等重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执法。
8落实责任
明确地方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以及劳动者个人的责任,合力推进职业健康工作。
关注心理健康
今年的宣传周特别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问题在职业人群中越来越普遍,长期的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环境不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因此,我们需要:
1.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2.建立支持系统:单位应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员工提供心理支持。
3.改善工作环境: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减少工作压力。
4.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健康饮食等。
文|图:陈星 罗玲 刘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