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亦称胸水)是以胸膜腔内病理性液体积聚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症,对于以治疗结核病见长的五院更是常见,基本上每天都会遇见这样的患者。下面简单谈一下B超在胸腔积液穿刺定位中的应用及价值。
一、B超对胸部疾病的诊断因受肋骨和肺内气体的干扰有一定的困难,但对于胸腔积液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以往胸腔积液诊断主要靠X线检查,但其准确性及指导穿刺不如B超准确,由于超声显像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目前B超已成为胸腔积液的最常规、最主要的检查方法。
二、胸腔积液B超探查的操作与方法:
1、仪器:使用305型等超声显像诊断仪,探头3.5MHz,胸部超声检查的增益原则与腹部检查相似(即液性结构为无回声,实性结构为有回声)。
2、患者取坐位姿势,背向检查者,双手互抱平肩,背稍微弓起来,检查者要求右手操作探头,从脊柱旁线开始,依次沿肩胛线、腋后线、腋中线、腋前线、锁骨中线、胸骨旁线的肋间扫查,并由上而下逐个肋间扫查,扫查时探头应缓慢顺肋间滑行移动;如患者病重不能坐立,则取仰卧位,此时探头应与床面平行,作腋中线冠状切面的扫查,在肝脏膈膜上可见呈三角形无回声区与胸廓的反角呈锐角,须注意与腹水及膈膜下积液鉴别。包裹性积液可发生在胸腔的任何部位,局部包膜常显示增厚,其内液体无流动,液体内无纤维素飘动,呈点状或条索状回声,有的也会出现分隔状改变(多提示多房性)。
三、胸腔积液穿刺定位的方法及原则:
胸腔积液的穿刺点应选择积液区的下部或液层较厚的部位,探头与肋间隙胸壁垂直确定进针方向,穿刺前测量皮肤到胸水区中点的距离,作进针深度。非包裹性积液的穿刺点一般常选择在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第7—9肋间隙最安全;包裹性积液的穿刺点,最好叫穿刺操作者来B超穿刺定位现场,以明确定准穿刺点后进针,如探查胸水最大暗区厚度小于2~3cm时,抽液量不理想,只能作诊断性抽液。
总之,B超在胸腔积液穿刺定位过程中,直观性强,可直接观察到胸腔积液最大暗区和包裹性积液的部位以及穿刺进针和抽液情况,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胸腔穿刺的安全性及准确性,它能弥补叩诊和X线定位穿刺的不足,而便于找到液体的最大深度,并能够避开血管以及肝脏、脾脏等,进而观察进针深度,从而减少临床医师穿刺的盲目性。而且在B超下定位穿刺经济、方便,对患者几乎无痛苦、安全可靠,对胸腔积液的患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明显优于X线等其他检查。(于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