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景德镇市传染病医院(景德镇市第五人民医院)网站,今天是
简述结核菌素试验
时间:2018年11月28日 字体:

  结核菌素试验又称PPD试验,是测定是否感染结核菌的一种传统方法,是结核病筛查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发展中国家优先使用的结核病筛查方法。

  通过在左前臂掌侧前1/3中央皮内注射5 IU PPD, 72 h(48 h~96 h)根据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诊断结核杆菌感染所致Ⅳ型超敏反应的皮内试验。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时,受试者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注射后不要在注射部位洗、擦,并保持局部干燥、清洁;也不能涂抹任何药物,包括花露水、风油精、肥皂等,以免影响结果判断。试验后,在原地休息片刻无不适再离开,特别是过敏体质者要注意有无过敏反应。

  皮试结果的临床意义:

  阴性(-):硬结平均直径<5 mm或无反应者为阴性。  阳性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 mm者为阳性。 硬结平均直径≥5 mm, <10 mm为一般阳性; 硬结平均直径≥10 mm, <15 mm为中度阳性; 硬结平均直径≥15 mm或局部出现双圈、 水泡、坏死及淋巴管炎者为强阳性。

  以下情况也可能出现假阴性反应:

  1、变态反应前期: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到产生反应约需一个多月,在反应前期,结核菌素试验无反应;

  2、免疫系统受干扰:急性传染病,如百日咳、麻疹、白喉等,可使原有反应暂时受到抑制,呈阴性反应;

  3、免疫功能低下:重症结核病、肿瘤、结节病、艾滋病等结素反应可降低或无反应, 但随着病情好转,结核菌素试验可又呈阳性反应;

  4、结核菌素试剂失效或试验方法错误,也可出现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判读结核感染标准:

  一般情况下,在没有卡介苗接种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干扰时, PPD反应硬结≥5 mm应视为已受结核菌感染;在卡介苗接种地区和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流行地区,以PPD反应≥10 mm为结核感染标准;PPD反应≥5 mm为结核感染;与涂片阳性肺结核有密切接触的5岁以下儿童, PPD反应≥5 mm为结核感染;PPD反应≥15 mm及以上或存在水泡、 坏死、 淋巴管炎等为结核感染强反应。(余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