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是一种较常见疾病,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结核,多数继发于肺结核,少数继发于淋巴结结核。其发病以农村女性为多,以青壮年发病较常见,其起病缓慢,临床症状与体征缺乏特异性。其主要临床症状为:1、咳嗽:典型表现为剧烈的阵发性干咳,多数为不同程度咳嗽;2、咯血: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3、呼吸困难:表现为阵发性,痰液咳出后可缓解;4、喘鸣音。其感染途径主要为:肺内结核病变经气道侵入支气管黏膜或经黏液腺管开口进入支气管壁。肺内结核向气管、支气管邻近组织直接蔓延和经血行播散、淋巴系统播散至支气管周围侵入支气管。其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为结核型肉芽肿,分为炎症浸润型、黏膜溃疡或干酪样坏死型、肉芽增殖型及瘢痕狭窄型。
支气管内膜结核是肺结核的一种特殊类型,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极易漏诊或误诊,常因延误治疗而表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多层螺旋CT(MSCT)结合三维重组技术可清晰直观的显示受累支气管的局部征象、肺部病变,是纤维支气管镜的有力补充。
支气管内膜结核CT表现为支气管管壁不规则的增厚并伴有狭窄,但外壁光滑,管壁僵直、部分患者支气管病灶可见钙化,患者支气管狭窄甚至闭塞,少数支气管壁呈不均匀性增厚、结节样突起,支气管阻塞形成阻塞性肺不张。患者支气管狭窄周围和肺不张近端一般不会有明显的肿块组织,沿支气管播散的病灶呈树芽样,表现有沿肺纹理走向小斑片、结节样影;患者受累范围相对较广,可累及支气管大部分甚至全部。多数患者合并相应肺野或其它肺野多形性结核灶和支气管播散病灶,部分伴有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支气管结核常以单侧为主,有时管壁内见到线样狭窄与扩张交替,出现线样或斑点状钙化,更具有诊断意义。
支气管内膜结核与中央型肺癌在CT影像学上有时难以鉴别,中央型肺癌癌组织沿支气管壁浸润生长,引起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及闭塞,中晚期浸润至管腔外形成肿块影;其引起支气管壁增厚范围较短且不规则,易引起截断或闭塞。中央型肺癌可浸润至管壁外,而支气管内膜结核一般不侵及管壁外;中央型肺癌常合并阻塞性肺炎或不张,而支气管内膜结核多伴有肺内结核病灶及空洞等。支气管内膜结核同时还要与复发性多软骨炎等鉴别。(戴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