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景德镇市传染病医院(景德镇市第五人民医院)网站,今天是
科普|远离夏日杀手——“热射病”
时间:2022年08月01日 字体:

远离夏日杀手——“热射病”


  随着酷暑的到来,在持续高温下,几乎每天给人的感觉就是酷!热!难!忍!


  出门走几步,背后就能湿一片。


  小编经常恍惚觉得自己是一坨放在烤炉里的五花肉,就差撒上孜然了,小仙女们的空气刘海也抵挡不住夏日的热情。


  随时随地都听得到有人在吼:“热死个人了!”、“我都快熟了!!”、“是时候看一眼工资卡让我凉一下了......”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老年人、婴幼儿、儿童、体弱者及慢性病患者都极易被中暑击倒。


  连日来多地出现了热射病病例,目前已有浙江、四川、福建、江苏、河南等多省出现了热射病。


  病例并出现了死亡病例,人们常说“热死人了”,有时这并非是一句玩笑话,“热射病”究竟是何物,为何在今年来势汹汹?对它又要如何防治?


  多地出现热射病病例


  温州:


  温医大附二院急诊接诊了一名人体核心温度高达42℃的热射病患者,经过急诊抢救后,至今还在急诊EICU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丽水:


  据统计丽水市中心医院近一周已接诊3名热射病患者,其中一名70岁女性在家没注意防暑,午睡时出现高热、意识模糊,送医时体温达42.5℃,多脏器衰竭,目前仍在抢救。


  杭州:


  也有一名40岁的跑步爱好者在西湖边晨跑后倒地昏迷,被诊断为热射病。澎湃新闻报道称,该男子送医时体温41℃,经急诊抢救脱险。


  南京:


  一名装修工人连续工作4小时后,出现头晕、频繁呕吐,被确诊为热射病。这是今年南京首例热射病患者。


  7月10日,四川华西医院医院连续收治了3名热射病转诊病人。


  其中一人因病情来势汹汹,多器官衰竭,虽经全力抢救,但最终不幸去世。


  丽水市一名49岁的男性患者,7月6日下午被工友送入院,他在车间工作时突然昏倒,入院时体温40.7℃,已经休克。


  经检查,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并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过31个小时抢救,于8日凌晨去世。


  来势汹汹,到底什么是热射病?


  要了解热射病,离不开“中暑”这个关键词,通俗地理解,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热射病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指暴露在热环境或者剧烈运动导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


  热射病典型症状就是核心温度升高>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例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


  哪些人容易患上热射病?


  1.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2.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热射病已出现了死亡病例,


  专家支招如何防范


  1.先期预防是关键


  1)高温天气下需尽量避免在11至16时外出,如必须外出则要做好防暑防晒的准备;特别是户外工作人员在高温天气到来时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水补充盐分;


  2)出门可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SPF15或以上的防晒霜。此外,要备好防暑药品;


  3)保证充足睡眠,让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放松,可以通过佩戴眼罩等方式改善睡眠环境,从而保证睡眠质量。


  2.现场救护很重要


   1)最好赶紧物理降温(用湿的凉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以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2)严重者肌肉会因热射病发生不自主地抽搐。发生这种情况不要在病人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去刻意束缚其抽搐的肢体,可用软物(床垫等)垫在病人身下。如果发生呕吐,请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3)及时拨打120就医。


  希望大家都能在空调房里吹着空调,吃着西瓜,舒服过好每一天。


  文章来源: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科护理部(万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