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景德镇市传染病医院(景德镇市第五人民医院)网站,今天是
市五院成功运用床旁超声引导下胸腔闭式引流术成功救治91岁高危患者
时间:2025年03月14日 字体:

  近日,市五院成功运用床旁彩超实时定位下胸腔闭式引流术,为一名91岁高龄重症患者化解危机,这一创新医疗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市五院在危重症救治领域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市五院成功运用床旁超声引导下胸腔闭式引流术成功救治91岁高危患者


  患者为91岁女性,因“进行性呼吸困难1月,加重伴端坐呼吸2天”紧急入院。患者病史错综复杂,患有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NYHA IV 级)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时,血压150/90 mmHg,心率高达120次/分 ,血氧饱和度仅85%,双肺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实验室检查显示血红蛋白低至58g/L,处于重度贫血状态,BNP指标高达1234pg/mL,胸部CT揭示双侧大量胸腔积液、心脏扩大心包积液伴肺水肿征象,情况岌岌可危。


市五院成功运用床旁超声引导下胸腔闭式引流术成功救治91岁高危患者


  入院后,医护团队立即给予无创通气、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然而患者呼吸困难并未改善。考虑到患者高龄且心肺功能极差,难以耐受转运至介入手术室,经多学科会诊,决定采用床旁彩超实时定位下胸腔闭式引流术。手术中,市五院呼吸科李世鸿主任借助床旁彩超精准定位,全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患者血氧饱和度迅速升至95%,呼吸频率也从35次/分降至22次/分,症状得到极大缓解。后续胸水检验排除感染及肿瘤,通过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持续抗心衰治疗,患者病情逐渐稳定。


  此次成功救治,关键在于床旁彩超实时定位技术的应用。它避免了传统胸腔穿刺的盲目性,极大提高了穿刺安全性,能动态评估引流效果,还减少了患者搬动带来的风险。这不仅体现了市五院在医疗技术上的创新突破,更彰显了多学科协作的强大力量。下一步,市五院将继续探索创新,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胸腔积液是肺部疾病专科医院最常见的临床征象之一,作为患者和家属,了解一些关于胸腔积液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在治疗过程中应对胸腔积液。


市五院成功运用床旁超声引导下胸腔闭式引流术成功救治91岁高危患者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胸腔积液。


  他是指脏层,壁层胸膜间所堆积的液体。


  人体的胸膜是由两层薄膜组成,一层直接覆盖在肺上,而另一层覆盖在胸壁上,分为脏层和壁层。


  正常情况下,其间有少量液体,在我们呼吸时起到润滑的作用。


  但是,一旦身体出现了某些病理情况,如炎症、肿瘤等,就会引起胸膜腔内液体产生过快或吸收过慢,从而产生堆积,形成胸腔积液,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胸水。


  这时,病人的疑问就会随之而来,发现胸腔积液之后该如何处理呢?当我们发现少量胸腔积液时,可以进行保守治疗,让其自行吸收。


  而在出现大量胸腔积液时,最常用的处理方法便是胸腔闭式引流术。


市五院介入科特色之一—超声引导下胸腔闭式引流术


市五院成功运用床旁超声引导下胸腔闭式引流术成功救治91岁高危患者


  它是通过超声的实时引导,将引流管从胸壁置入到胸腔内从而进行引流。


  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超声介入手术除了可以实时监测进针路径和置管情况,有效地避开肝脾肺等重要脏器,降低医源性气胸,出血的风险,还可以更精准的引流结核,肿瘤引起的复杂性胸腔积液,明确积液的性质,还可以通过引流管向胸腔内进行注药治疗。


  超声引导下胸腔闭式引流术除了可以引流胸腔积液,还可以在心包积液和腹腔积液的引流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那么手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首先,病人回病房后,采取半坐卧位,鼻导管吸氧2—3L/min,注意休息,减少活动。


  其次,密切观察水封瓶内水柱波动情况及引流液色质量,若出现引流量过多(100ml/h且持续3小时以上)应及时告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及时复查床旁胸片。


  注意观察伤口是否干燥及有无渗出,及时换药。


  若发生置管脱出,首先应捏紧伤口周围皮肤,及时处理,切勿将已脱出的胸管回插回伤口内,以免造成污染。


文|图:刘琳玲